Search

大新竹合併的後續政治效應

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「大新竹合併」議題,將新竹縣市合併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大新竹合併的後續政治效應

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「大新竹合併」議題,將新竹縣市合併,議題也受到許多新竹人的關注,根據民調指出,超過半數的人支持這項決定,但衍生的是否要合併苗栗則有七成的人反對,如果大新竹合併後,對於新竹與台灣的整體政治效益將會如何改變?

易讀版: https://www.potatomedia.co/s/V8XzBhYN

一、民進黨繼續保有新竹這塊地盤

以目前的地方政治布局來看,無論新竹縣市都是藍大於綠的情況,過去的執政也多是由國民黨執政,但當年林智堅以新人之姿寫下100天奇蹟,又以政績成功說服新竹人,也讓他的支持度居高不下,但連任期滿的他下一步的政治布局仍是未知,如果透過合併縣市讓其又有參選機會,當選機會極大。

但有利自然就有弊。

新竹縣市綠營地方人士長時間在艱辛的環境下打拼,地方媒體又多是以市長林智堅做為報導主軸,後續接棒人士難求曝光,未來能留下多少人願意繼續在新竹深耕打拼,將是一個未知數。

二、將更多選舉資源安放於其他縣市

如果林智堅再度披掛上陣,可以預期在民調與支持度上都會遙遙領先,在選舉資源的安排上,就可以將原本新竹縣市的資源,交由其他縣市來執行,對於緩解其他縣市的緊張也有一定程度效益。

林智堅更可透過自身光芒與桃園的候選人力求曝光,尋求桃竹合作,為整體政策規劃注入一劑活水。

三、行政資源與溝通更為順暢

現在新竹縣由國民黨籍楊文科執政,新竹市由民進黨籍林智堅執政,在不同政黨運作下,議題整併都是一個問題,諸如水源、交通、能源、垃圾處理、等各式問題都無法有效處理,整併在同一個領導團隊,執行上可更為順暢。

但相同也有其他考驗與問題。

以現在的新竹縣市七十席議員 (新竹市34席,新竹縣36席),整併後預估剩下四十四席 (區域議員41席,原住民保障3席),以目前新竹縣民進黨兩席,新竹市六席議員的分配比例來看,可以想見民進黨在地方勢力上會更為薄弱,未來林智堅在與議會上的溝通執行,會是更大的阻力與考驗。

四、分配稅款提升

如果大新竹真的合併升格直轄市,會從三級政府轉化成二級政府,效率自然能夠有效提升,過去新竹藉著科學園區造就稅收排名全國第五,但統籌分配款卻是全國倒數,新竹人普遍不滿為何稅繳的多,得到的資源卻如此稀缺。

對於地方建設,人民福利等都是一大關鍵。

新竹一直以幸福城市自居,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在沒有足夠的經費在背後支撐的情況下,政策與議題的延續就會更為艱難,如果中央能夠依照升格後的配置提供,對於新竹縣市的發展也會更進一步。

整體來說,大新竹合併自然是個好議題,對於新竹的發展更是件好事,我個人是相當樂見其後續發展,但苗栗背負如此龐大負債,我個人並不支持加入到大新竹當中,但如果民進黨要推行這項決策,對新竹對林智堅自然都是好事,但對於其他深耕地方已久的人,該如何安置也是一大位置。

地方派系永遠是政治中最複雜的一塊,你剝奪人家的既得利益,那就代表市場破壞到重新組構前,會有一段風雨欲來的混亂。

圖片出處 - GQ

年底衝社團兩萬人,只剩10%就達標
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